云台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散文丨牛真良登山悟道
TUhjnbcbe - 2024/2/16 18:49:00


  现在的城里人不知都犯了什么魔症,没事准爱往山里跑。开汽车的车友,骑自行车的驴友,步行的也不知叫什么友,一群群,一团团,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尽往这大山里钻,仿佛这千百年来沉寂的大山发现了宝藏。儿时被山里人敝弃的险峰莽岭,被城里人鄙视的荒野山村,都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茫然加入这些旅团,或邀好友数人,或几家人一起,节假日,星期天,跑到山里去追寻旧梦,登山观景,浑忘了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几年下来,几乎踏遍了境内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甚至还跑到周边地区,像山西的芦岈山、仙堂山、板山、凤山,河南的云台山、白云山、老君山也都留下了我的足迹,真正是人归大山,情归自然,乐而忘返。


  一动一静,人生始终。不动则筋骨酥软,“三高”渐升,食欲不振,精神靡废,骨骼畸变。动则气血顺畅,精神倍增,身轻步健,耳聪目明。置身旷野,陶冶自然,沐日月光华,浴山水灵气,格外的心情舒畅。


  这登山讲究的是心情,凭的是体能,还要有一定的技巧。首要的是心情。好心情就有好精神,衷情自然,把你对大自然的激情融于自然万物,土石水木,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流云岚气,这些动的和不动的,有形和无形的,就像你身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山山有形,听水水无声,观景景有致,草木自融情。


  进得山来,如入画中。山山有色,四季有景。


  春天里,百草萌发,万物复苏,从阳坡到阴坡,从山下到山上,草色一层层的绿过去。山花次第开放,桃李杏花极尽媚艳,香风一阵阵飘过来;天蓝气清,煦阳和暖,积雪消融,溪流淙淙,鸟鸣蝶舞。春姑娘吻着你的脸庞,抚过你的胸膛,推着你陪她上山。


  夏天里,城市的喧嚣热浪进不了山,办公室的沉闷劳烦带不进山。茂草密林,兔走狐窜。涧水奔流,泄瀑成潭。百年老树,绿盖擎天,生机蓬勃,油光焕发,在光合作用下可劲地释放着清新的氧气。要是恰逢雨后天晴,尘埃涤净,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来了,山里就更热闹了。满山的花草树木就象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姑娘们一下子跨进了下一个世纪,脱去了单调的绿装,像蝴蝶一样的花枝招展,七彩流光,赏心悦目。果实熟了,野物肥了,收获的季节到了。山货一车车运到了山外,换回来冬储的用品。城里人一批批来到了山里,饱览山色,带走了精神的喜悦。


  冬天到了,冰雪覆盖着山川,一片晶莹剔透的世界,雾凇树挂,别样风景。踩踏着厚厚的积雪,追寻着猎物的踪迹,人喊狗吠,演绎着一场场围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景如在眼前。


  大山里是一个自由快乐的世界,好朋友一起说说笑笑,孩子们追逐嬉闹,没有寂寞的感觉,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利益的羁绊,没有功名的束缚,人像树木花草一样自由奔放,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渴饮山涧水,饥餐岭树果。困倒草丛眠,累倚石上息。松涛荡耳聪,溪流涤心清。景色怡目明,鸟鸣催步轻。置身山里,焉能没有好心情?


  体能是登山基础条件。健壮的体魄是登临险峰峻岭的关键。伤残体弱者,恐高眩晕者,高血压、心脏病人,老人、小孩,皆不可去冒险登峰。体弱者可缓步登丘,溪边小耍,林荫漫步,仰观峰峨穹宇,俯察山川品类,尽可收获万千景象;有能力者勿要惜力,能攀多高是多高,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


  登临绝顶,怀柔天下,饱览春秋,目扫四野,践踏群山,揽尽美景,自有一展胸怀之大丈夫英雄气慨。脚下松涛激荡,头顶白云舒卷,田畴万里,四时景色尽收眼底,家园千蓬,四象来仪。此时若长啸豪歌,吟诗填词,剔木仗剑,削棍捉刀,更添王者之气。


  山高万仞,景色各异。能力稍差点儿的就不要勉强自己,非要做那登顶的好汉。一峰一岭皆称奇,小丘有小丘的意境,半山有半山的风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可消暑纳凉。溪流奔涌,山花烂漫,可吸氧闻香。目之所及,山川河流,旷野田禾,眼前景物看的更真切。树鸟鸣歌,清风拂草,蜂虫弹翅,走兽嘶号,听的更贴切,也有高处感受不到的景象。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登山也是技能的显现。要筹谋在先。一般情况下是三五结伴登山,组织者要统视全局,选好目标,找好路线,看队友组成体能如何,登什么样的山,爬什么样的岭,峰有多高,路有多险,用时长短,都要事先筹划妥当,备药备水备食粮,还要准备好相应的登山工具。车到山前,分组划线,不同体能的人选不同的目标和路线,以其各尽所能。


  登山用力要均匀,根据地形地貌调节力度,缓处速度稍快,陡峭处慢过加力。初期不可耗力过大,保存体力后续使用。体力消耗太大时须短暂休息,补充食物水分。登攀时整体保持适当的速度,讲究用气。力与气相为一体,速疾力大则耗气多,尤其在攀爬坡度较大山路时,要放缓速度,调匀呼吸,徐缓用气。有效方法是舌尖抵顶上颚,使气流从两侧缓慢进出,阻止气流急出急入,防止气流拉伤咽喉气道,引起口干舌燥,过度消耗体内水分。


  结队登山讲究的是相互配合,前后照应,尤其是险难之处,靠一己之力不足以顺利到达目标。跨沟攀石,大家要共同用力,渡一人先行跨越,后续者前拉后推,才能集体前进。安全意识要贯穿始终,要脚下留意,目视前方,看景时要驻足观看,作为调息回力的过程。行走时不要左顾右盼,打闹推拥,俗语有“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之说,非为虚妄。


  在绝顶断崖处,尤其要格外小心谨慎。因为此处风光绝佳,经过千般辛苦,万般磨难,登临佳境,自然是无比兴奋,趾高气扬,此时极易放松戒心。然而须知此时险象环生,危机并存,切须留意脚下浮云,一旦踩空,万丈深渊自然收尔性命!故需在短暂兴奋之后,收心敛气,脚踏实地,屈身徐探深涧,栗栗仰观天宇,存畏惧之心,怀谨慎之念,方有大得。


  绝顶处不可待的太久,须知山高风疾,易伤身体,再美的风景也永远不能长居独有,人总是要回归的。要考虑返程时间,等到夕阳西下,夜暗袭来再回头就晚了。下山也不轻松,此时体力消耗殆尽,思想还在兴奋之中,容易麻痹松懈,用力虽相对较少,但坡陡路滑,涧深万丈,潜在危险时刻萦绕身边,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福之,祸之所伏”,这个道理登山者当谨记。


  过去登山就是个消遣,益处只是停留在健身方面,也许是到花甲之年的缘故吧,慢慢的从健身走向了养性,悟出了许多道理。


  人是从猴子进化过来的,猴子是生活在山里的,最早的人类祖先是从山上一步步走到平地的,由此可见人和山的缘源是由来已久的,不可分离的;汉字的创源是象形字,这“人”字岂不似座大山?顶天立地,山脚山顶,前坡后坡,缓坡陡坡,都体现在这一撇一捺之间。


  登山要知山、懂山,更要爱山,要从心里喜欢这个运动,充满激情,充满信心。人生的路也要知道怎么走,热爱人生,满怀激情,充满信心。这登山的过程又恰如人生轨迹,从出生到壮年,譬如从山脚登山顶,下山的路岂不是从壮年到衰老之途?


  登山与谁结伴讲的是个缘份,途中相遇到的也是缘份。人生于谁家,生于什么环境,富贵贫贱都有定数,也是个缘份;我们登山前的准备工作,每个人的体能如何,登什么山,走什么路,达什么境,好似幼年的成长过程,是打基础的准备阶段。遗传基因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寿命,先天体能智商,家庭出生,幼年教育,影响人生奋斗的轨迹。当然,后天的努力会改变一定的命运,但只能在预测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譬如登山,为什么有的人能登上珠峰,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徘徊在千米左右的山峰?能力使然!所以做什么事都要因力而为,不可强求,你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非要去攀登陡峭的高峰,岂不会要了命?一切要遵循规律,尊崇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好的途径。


  是不是基础条件好了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也不尽然。我们在登山时不断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体壮如牛,可是走到半山腰他就不往上爬了,嫌累,看到这里景致也不错,盘桓留恋,自然达不到最高境界。人生也如此,事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奋斗了,五子登科,享受美乐,也就没有了大的成就。


  登山需要心静脚实,一步一步慢慢来,不可以急躁,要徐吐深纳,敛气匀力,不要看到别人走前面了就不顾一切跑步追赶,总想争第一,那样只能累得气喘如牛,伤了身体还达不到目的,欲速则不达。做人做事要本本分分,踏踏实实,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保持一个平常心,拥有一个好心态,不去羡慕嫉妒别人,宠辱不惊,贫贱不移,往往更能发挥你的能量,达到更好的目标。


  登山途中的外部重要因素是旅伴们的相互配合协助,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同样要受到周边环境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周边人群的影响,老师同学、同事领导、朋友伴侣,需要他们的推拉之力,协助你达到应达的境界,所以要常存博爱感恩之心。


  登临峰顶可以极尽美景,愉悦身心,获取常人不能获取的东西,但也暗藏着危机,需留意脚下,谨慎小心,所谓“高处不胜寒”。人的功名事业达到一定高度,难免会遭至非议谤击,如果你再不慎言谨行,只顾享受权势美景,我行我素,不拘于言,不禁于行,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念,构筑脚下尺寸王国,揽尽手中无限权利,心中无物,目中无人,那就离倾覆不远了。绝险绝险,绝处自险,巅峰巅峰,峰顶易颠,总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富豪权贵不是因违背此理而使人生走了抛物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才是正理!


  高山之巅不易久留,退而下山尚需谨慎,要一步一步踏实而行。切忌留恋峰景而回头,左顾右盼而乱心,因为此时天色已暗,神心已疲,不集中精力退步下山,就会被夜色吞噬,陨命深涧。生活中不乏一些因各种原因从高位退下之人,不甘心失去昔日风采,不甘心放下手中权力,不甘心旧有利益的缺失,对继任者评头论足,对自己离开的王国指手画脚,干预*事,拼命捞取最后的利益,显示自己昔日的权威和辉煌,只能落得为人所不耻,为法所不容,天人共戗,四大皆空。有的人退下来郁郁寡欢,疾患缠身,丢了性命。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至理名言!


  我是一个愚钝之人,只是从不断的登山过程中悟出了一些浅显的道理,其中蕴含的深奥哲理,需要我们慢慢去体会,去把握好我们的行止,“归根曰静”,恬淡人生,保持好心态,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古人言“智者乐山”,我想说“乐山者智”。只要你肯亲近自然,亲近大山,也一样能获得智慧!


  (作者简介:牛真良,年生,河北涉县人,早读于邯郸财经学校,财税专业;自学大专财*专业,进修河北电大法律专业,中央*校法律本科毕业。毕业分配县财*局工作。幼好国文,闲暇时喜读诗词歌赋、古典散文,尤钟唐宋之文。热爱祖国,情系家乡;山水之间,托物寄情;俯仰身边事,得失心内评。文多不合体,诗多不押韵,只是情之所发,涂鸦习学,自娱自乐,陶冶情怀而已。文非大雅,难登大堂,恐污耳目,常自惴惴。)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丨牛真良登山悟道